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09:22:43 编辑: 隽天保险经纪
【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释义: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
那时年少,心之所系,只记得那浪漫的几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
【2】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释义:去年元宵佳节,花市灯火辉煌,犹如白昼。明月挂上柳树梢头,约定在黄昏后相会。
诗人回忆起去年元宵夜与情人相会的美好时光,“花市灯如昼”生动描绘了元宵之夜灯火的辉煌,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幽、婉约而柔美的意境。
这是一首深情的相思词,描绘了去年与情人的甜蜜会面以及今朝不见爱人的深切痛苦,文字简洁明了却韵味十足。
“去年元夜”的场景,花市的灯火明亮如同白昼,不仅是观赏花灯和月亮的美好时节,还为年轻的情侣们提供了绝佳的相会机会,在昏暗的灯光下秘密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两句诗言简意赅,充满柔情蜜意。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3】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释义: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春天初现,虽未至花海,但道路两旁和园林深处的明灯如同花朵般璀璨。如"火树银花"所形容,这是奇丽的夜景。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作者: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
【4】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唐 ·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
释义:元宵节夜晚千门万户打开家门,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正月中旬的帝京充满了喜庆气氛。
元宵之夜,千家万户欢聚一堂,街头巷尾人潮涌动,人们尽情地欢庆,直至兴尽而归。
这样的氛围使得元宵灯节充满了诗意,成为了令人陶醉的时刻。在唐宫中,万盏灯火熠熠生辉,舞者们翩翩起舞,歌声响彻云霄,仿佛置身于鸟瞰式的全景与特写近景之中,场面宏大,气势恢宏。
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所作。元宵节自汉朝起便有燃灯的习俗,到了作者所生活的唐代,这一习俗已发展得十分兴盛,从宫廷到民间,几乎处处都挂着或大或小、各种形状的灯笼,街上还会建造展示高大的灯楼、灯树等,人们亦纷纷出门去赏灯、赛灯、猜灯谜,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