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1 09:38:04 编辑: 多思勿益
1
《尚书》,为儒家五经之一,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解释:
以戏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
过于沉迷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斗志。
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宁,别人的言论也要符合“道”才能让人接受。
《春秋》,相传作者是孔子。它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之一。
解释:
带着私心去看问题,就会什么也看不见;
带着私心去听问题,就会变成耳聋;
带着私心去思考问题,就会使心狂没有准则。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解释:
人一旦被欲望控制,欲望就像深谷,深不可测。
多少东西都填不满,他会诱使你一步步走向深渊。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和说辞及其权谋斗争的故事。
解释:
太阳过了正午就会偏移,满月之后便会亏缺,任何事情一旦过盛就会走向衰败。
物极必反,万事不求太完美。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解释:
没有人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件件做。
再难的事,也是从简单开始的,再大的事也有小的方面。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诚信、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解释:
德行出众的人,成为君子;
有才无德的人,只能是小人。
有德无才,不过是庸人,有才无德却可能是坏人。
《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
解释:
人处在逆境中,周围的困难推着你不停奋进;
处在顺境中时,反而忘记了潜在风险,在优沃的环境中丧失斗志。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解释:
世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
只要一家人手脚麻利,勤快节俭,日子都会过好,只有怕苦怕累,好逸恶劳的,才会越过越穷。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的现实。
解释: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山高上有路,水深处有船。
遇到事情不要慌张,不要自己吓自己。慢慢来,总会找到出路的。